珠藓属在环境当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。这里常见的几种鲜重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。同时也是种植园艺常见的盆栽养殖造景的温和苔藓类型。
珠藓属(Bartramia Hedw.)是真藓目珠藓科下的一个属,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:
植物学分类
珠藓属植物隶属于植物界、苔藓植物门、真藓纲、真藓目、珠藓科。
形态特征
植株:植物体常密集丛生,易形成纯群落,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无丛生枝,茎、枝密被假根。
叶片:叶 8 列,叶片呈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基部半鞘状,上部渐狭或急尖成长尖,上部边缘具齿,叶上部或边缘具 2 层细胞;中肋强劲,背部多齿,长达叶尖消失或突出呈长芒状;叶尖和中部细胞小型,壁厚,方形,背腹均有乳头,基部细胞长形,壁薄,平滑或透明。
孢蒴:孢蒴多倾立,凸背而斜口,近于球形,台部不发达,有纵纹,干时皱缩多褶。蒴齿两层,稀单层或缺如。外齿层的齿片外表有回折中缝,内表有横隔,隔间无加厚;内齿层的齿毛有时不发育或缺如。蒴盖小,凸圆圆锥体形。孢子肾形或球形,具疣。
分布范围
本属约 110 种,主要分布于温、湿地区,热带则见于高山和丘陵。我国有 6 种,云南均产。
生长环境
珠藓属植物通常生长在多种生态环境中,如湿地、林地、岩石表面等,不同的珠藓属植物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。例如亮叶珠藓(Bartramia halleriana)植物体中等大,密集丛生,黄绿色,茎单一或分枝,叶干时稍扭曲,湿时多背仰,基部近鞘状,上部狭线形,先端锐尖,叶边具粗齿,常生于高山和森林的潮湿郁闭处;而梨蒴珠藓(Bartramia pomiformis)则多生长在海拔 2200-4800 米的高山疏林下、岩石上或湿地上。
生态功能
保持水土:珠藓属植物生长密集,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,能够吸收其自身重量数倍的水分,这使得它们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其吸水量可达干重的 15-20 倍,而蒸发量却只有净水表面的 1/5。
改良土壤:珠藓属植物在生长过程中,能分泌酸性物质,促使岩石分化,加速成土过程,为其他高等植物创造土壤条件。其残体分解后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。
促进植被重建:作为先锋植物,珠藓属植物能生活在沙碛、荒漠、冻原地带及裸露的石面或新断裂的岩层上,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,推动生态系统的演替和植被的重建。
调节水分循环:珠藓属植物强大的吸水性和保水性,使其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水分,增加土壤的水分涵养能力,减少水分流失,从而在调节水分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指示环境变化:珠藓属植物对环境较为敏感,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,会出现不同种类的珠藓属植物,可作为指示植物,反映环境的变化。
药用价值
抗炎抗菌:珠藓属植物富含次级代谢产物,如黄酮类化合物等,具有抗炎抗菌作用,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,减少炎症反应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。
抗氧化与免疫调节:其含有的黄酮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能力,可清除自由基,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,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,提高免疫力。
促进创面修复:通过加速表皮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,缩短烧烫伤愈合时间,外用可降低皮肤感染风险,对烧烫伤、湿疹、神经性皮炎及术后创面感染等皮肤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下级分类
珠藓属包括多种植物,如亮叶珠藓(Bartramia halleriana)、直叶珠藓(Bartramia ithyphylla)、单齿珠藓(Bartramia leptodenta)、梨蒴珠藓(Bartramia pomiformis)、毛叶珠藓(Bartramia subpellucida)、绿珠藓(Bartramia subulata)等。
梨蒴珠藓(Bartramia pomiformis)是一种苔藓植物,具有以下作用:
生态功能
保持水土:作为苔藓植物,梨蒴珠藓生长紧密,可固定土壤颗粒,防止水土流失。
促进土壤肥力:其残体分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,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。
调节水分循环:能吸收和保持大量水分,增加土壤湿度和水分涵养能力。
提供栖息地和食物:为小型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,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。
药用价值
抑制癌细胞:含有三黄酮类化合物,对淋巴细胞白血病、神经胶质细胞瘤等有抑制作用。
民间入药:全草可入药,性味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,民间用于治疗相关疾病。
园艺价值
梨蒴珠藓孢子期辨识度高,孢蒴呈球形,成熟后表面有皱纹,具有一定的观赏性,可用于制作苔藓微景观或作为生态瓶的植物材料。
绿珠藓是苔藓植物门真藓纲珠藓科珠藓属植物。以下是对其习性及作用的介绍:
生长习性
环境需求:绿珠藓生长在海拔 2000-4200 米高山带的近水岩石和湿土上,说明它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,需要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中生长,同时也能适应高山地区相对较低的温度。
繁殖方式:具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。无性繁殖是依靠其胞芽杯内的胞芽实现的,而有性繁殖则是通过孢蒴释放孢子,孢子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萌发形成原丝体,进而发育成新的配子体。
生长特性:绿珠藓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,其茎细长,叶片呈披针形,这种形态结构有助于它在潮湿的环境中吸收水分和养分,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。它通常密集丛生,形成一片片翠绿色的藓类群落,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。
生态方面作用
保持水土:绿珠藓可以像其他苔藓植物一样,通过其密集的根系和植物体紧密贴合地面,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,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持水土、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,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。
促进土壤肥力: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一些有机酸等物质,能够缓慢地分解岩石,促进岩石风化,增加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,还可以吸收和积累养分,当其死亡后,残体分解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,进而提高土壤的肥力,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。
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:绿珠藓形成的藓类群落可以为一些小型的土壤动物、昆虫等提供栖息地和躲藏场所,同时,其植物体也可以作为食物来源,被一些食草性动物所取食,从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,为食物链的稳定做出贡献。
参与养分循环:能够吸收和保留水中的矿物质及空气中的养分,减少养分被冲刷至河流和海洋,避免养分的流失,同时通过自身的生长、死亡和分解等过程,将养分重新释放到土壤中,促进生态系统中养分的循环和流动。
科研方面:绿珠藓在植物分类学、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。通过对绿珠藓的分类学研究,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系统演化、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地理分布等重要科学问题。此外,对绿珠藓的生态研究还可以为探索高山生态系统的结构、功能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