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耳芋与滴水观音存在多方面区别,以下是详细介绍:
植物分类
象耳芋:属于天南星科芋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。
滴水观音:是天南星科海芋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植株形态
高度:象耳芋植株一般不超过 2 米;滴水观音成株高可达 5 米左右。
茎:象耳芋的茎相对纤细;滴水观音的茎粗壮且直立。
叶片形状:象耳芋叶片为心形,长可达 1.3 米左右,宽也能达 1 米,叶柄上有很多白粉;滴水观音叶片为卵形,叶尖处弯曲向下,叶片比较平,非常光滑,无白粉,且因其叶尖处弯曲向下,时常有滴水现象,因而得名滴水观音。
颜色与质感:滴水观音叶片深绿色,有油亮光泽,手感硬滑;象耳芋叶片颜色较浅,光泽度低,手感较粗软。
根系:象耳芋是须根系;滴水观音的根系为肉质块根。
生长习性
光照:象耳芋对光照要求不高,能在半阴环境下生长;滴水观音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,但也能耐半阴。
水分:滴水观音喜欢湿润的环境,对水分需求较高;象耳芋相对耐旱一些。
温度:象耳芋原产于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等地,能耐受较低温度,但低于零度会冻伤;滴水观音不耐寒冷,冬季需要室内养护。
毒性
两者都含有毒性,但象耳芋的毒性相对温和,其汁液主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,接触可能导致瘙痒、疼痛甚至失明,误食会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;滴水观音的汁液毒性较强,误食或接触其汁液会引起皮肤过敏、瘙痒红肿,甚至更严重的中毒症状,其花粉和茎干的毒性较大。
用途
象耳芋:可食用,叶子和根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能制作成不同的美食,同时也可供观赏,适合放在空间较大的地方,如酒店大堂或商场。
滴水观音:为大型的喜阴观叶植物,有毒不可食用,其叶片大而美观,可作为室内观叶植物供人欣赏,南方多适于作庭院栽培,北方室内以小型盆栽摆放观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