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024-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》 的详细解读,整合政策目标、重点任务及地方实践等核心内容:
一、总体目标
1.能耗与排放双控
2024年:单位GDP能耗和CO₂排放分别降低 2.5% 和 3.9%,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 3.5%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 18.9%。
2025年: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 20%,重点领域节能改造累计形成节能量 1亿吨标准煤,减排CO₂ 2.6亿吨 。
2.行业能效提升
炼油、乙烯等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产能占比超 30%,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改或淘汰。
二、十大重点任务
1.化石能源减量替代
严控煤炭消费,淘汰 35蒸吨/小时以下燃煤锅炉,推进煤电“三改联动”(节能降碳、灵活性、供热改造)。
优化油气结构,推广生物燃料和可持续航空燃料。
2.非化石能源提升
加快风电、光伏基地建设,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 39%,配电网改造提升消纳能力。
3.工业领域专项
钢铁、石化、建材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,推广氢能冶金、短流程制造等技术。
4.建筑与交通
新建建筑100%执行绿色标准,屋顶光伏覆盖率目标 50%;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,优化充换电设施。
5.碳市场机制
完善全国碳市场,2025年纳入钢铁、水泥等行业,探索碳普惠与CCER(碳减排核证)。
三、地方实践案例
1.广东省
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 32%(高于全国20%),海上风电与核电加速布局。
2.山西省
煤炭产业绿色化改造,2025年新能源装机占比 50%,严控高耗能项目。
3.四川省
发布碳市场能力提升报告,强化工业节能监察。
四、保障措施
管理机制:强化节能审查,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、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。
技术创新:支持CCUS、储能技术研发,推动产业链协同降碳。
社会共治: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“节能增效,焕新引领”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。
五、政策意义
该方案是 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关键路径,通过分行业攻坚、市场化机制与技术创新,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。更多细节可参考国务院原文或地方配套文件。